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地址/Add:
南京市江宁区双龙大道1118号金轮新都汇1幢11层1118室
邮编/Zip:211101
热线/Tel:025-8594 4678
传真/Fax:025-8616 6201
邮箱/Eamll:js.hfj@163.com

关于印发《南京市建设工程规划确认管理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南京市建设工程规划确认管理规定》的通知

宁规规范字〔2017〕7号

各有关单位:

    现将《南京市建设工程规划确认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南京市建设工程规划确认管理规定》                                    南京市规划局

2017年11月9日

南京市建设工程规划确认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规划核实后的规划确认程序,加强与房产测绘、登记等工作的衔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不动产登记条例实施细则》《南京市城镇房屋权属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各类建设工程的规划确认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的规划确认是指建设工程在取得规划核实合格书后,因房屋产权初始登记或分割登记的需要,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规划部门”)对原规划核准内容依法进行确认并出具书面意见的行为。

第四条 规划核实合格书核发后,房产测绘及登记部门应当依据规划核准的图件办理房产测绘及登记。确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房产测绘及登记部门可以向规划部门商请予以确认:

(一)建设项目内部功能、布局等技术性调整,但不涉及外立面改变、不影响建筑间距、不影响周围环境、不改变居住项目套型和公共空间、与规划许可内容无矛盾的;

(二)因设计单位疏漏造成原规划核准图纸上的文字表达错误需要更正的;

(三)规划许可证未注记或注记不明确的;

(四)规划核准图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所注记的建筑用途不一致的;

(五)其他因不可抗力、公共利益等需要予以规划确认的。

第五条 申请进行规划确认需提供下列材料:

(一)需确认的情况说明;

(二)有资质的建筑设计单位出具的平面设计图及与原核准图比对的云线图(原件,一式四份);

(三)原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及附图;

(四)已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需提供房屋权属证明文件;

(五)其他与申请规划确认相关的材料。

第六条 规划部门应当按照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审查规划确认申请,涉及以下内容的,不得予以确认:

(一)变更建设主体或建设单位名称的;

(二)不符合国家、省、市的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及公共政策、技术规范的;

(三)不符合规划条件或土地出让合同的;

(四)不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城乡规划意图的;

(五)存在违法建设行为的;

(六)其他依法不能确认的情形。

第七条 对于可能影响社会公共利益或居民合法权益的规划确认事项,规划部门在确认前,应当采取公示、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日。公示内容包括原规划许可内容、拟确认的内容、确认的主要说明等相关图文资料。

第八条 建设工程在规划确认公示期间发现与利害关系人有重大分歧意见及突出信访矛盾的,该工程所属建设单位或个人应负责进行协调,规划部门根据建设工程变化情况及协调结果决定是否予以确认。因规划确认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该工程所属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九条 规划部门经审查同意予以确认的,应当在确认后的平面设计图上加盖行政公章(骑缝章)并函复。

第十条 涉及本规定第六条规定的违法建设行为的,一经发现,应当按照违法建设查处程序移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一条 规划确认意见发出后,规划部门应将确认后的一份设计图原件移送市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存档。市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将上述材料并入原规划许可业务档案内。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2017121日起施行。

关于《南京市建设工程规划确认管理规定》的政策解读

《南京市建设工程规划确认管理规定》(宁规规范字[2017]7号)(以下简称《规定》)定于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现将相关政策解读说明如下:

一、立法背景

近两年来,建设工程在取得规划核实合格书后,因房屋产权初始登记或分割登记的需要,要求规划部门对原规划核准内容重新进行确认的事项发生较多。这些确认事项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内部功能、布局等技术性调整;因设计单位疏漏造成原规划核准图纸上的文字表达错误;规划许可证未注记或注记不明确;规划核准图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所注记的建筑用途不一致等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规范规划核实后的规划确认程序,加强与房产测绘、登记等工作的衔接,我局制定了《南京市建设工程规划确认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二、制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八条、第四十九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三条

3、《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第四十五条

4、《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年修订稿)第四十四条

三、主要内容

本《规定》共12条。其中第一条阐明了立法依据和目的;第二条规定了其适用范围;第三条明确了规划确认的概念;第四条明确了可商请予以确认的事由;第五条规定了商请确认申请需提供的材料;第六条限定了禁止确认的范围;第七条规范了确认前的公示程序;第八条规定了规划确认引发矛盾的处理;第九条明确了规划确认办理的方式;第十条强调了对违法建设行为需移送处理;第十一条明确了规划确认后的档案管理。

四、制定重点

(一)界定了规划确认的时间及类型。规划确认以建设工程规划核实为时间节点。规划核实合格书核发后,房产测绘及登记部门应当依据规划核准的图件办理房产测绘及登记,如发生确有建设项目因内部功能布局技术性调整、设计图纸文字更正等与规划许可内容无矛盾需认可情形的,房产测绘及登记部门方可向规划部门商请予以确认。

(二)明确了不得予以确认的范围。主要包括:变更建设主体或建设单位名称的;不符合国家、省、市的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及公共政策、技术规范的;不符合规划条件或土地出让合同的;不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城乡规划意图的;存在违法建设行为的等。

(三)规范了确认前的公示程序及矛盾处理方式。对于可能影响社会公共利益或居民合法权益的规划确认事项,规划部门在确认前,应当采取公示、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与利害关系人有重大分歧意见及突出信访矛盾的,该工程所属建设单位或个人应负责进行协调,规划部门根据建设工程变化情况及协调结果决定是否予以确认。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该工程所属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四)严格执行对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规定。本《规定》明确,凡在审查中发现存在违法建设行为的,一经发现,规划部门将按照违法建设查处程序移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

(五)进一步加强了建设工程规划档案管理。本《规定》明确,规划确认意见发出后,规划部门应将确认后的一份设计图原件移送市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存档。市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将上述材料并入原规划许可业务档案内,确保了此建筑工程档案的完整性、一致性。

特此说明。

                   南京市规划局

                  2017年11月20日